河南将投入130亿支持双一流建设 河南高等教育将走向哪里
2023-01-17 10:20:12刚刚过去的2022年,河南高等教育交出“答卷”: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再度入选“双一流”建设;多所高校“佳音”不断,顶尖科学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纷纷加盟;阿兹夫定新冠口服药等一批标志性成果面世,河南首个现代免疫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平台亮相登场……
引大师、筑大台、干大事、育大才,2023年,河南高等教育将走向哪里?又有哪些期待?
今年,河南省“两会”期间,大河报·豫视频推出“厅局长面对面”主题报道,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的专访。
支持“双一流”,河南“十四五”投130亿元
2022年,郑大、河大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双院士执掌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让人充满期待。
“郑大、河大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河南农大等7所高校的11个创建学科目标明确,我省‘双一流’建设和创建的四梁八柱已经确定,路线图也已经绘就。”毛杰介绍,河南构建起资金、人才、项目、平台等全方位支持体系,特别是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省财政将投入130亿元予以专项支持。
如何努力实现“双一流”建设上水平、有突破?毛杰介绍:“狠抓郑大、河大的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倍增学科以及创建高校的11个创建学科,推动‘双航母’提质进位和‘第二梯队’冲刺攀峰。”
毛杰介绍,河南还将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已接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步伐,强化本土高层次人才培育,打造一批院士领衔、“四青”人才支撑的创新团队。
“平台建设方面,河南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推进10家牵头和参与的省实验室建设,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创新成果方面,聚焦粮食安全、制造强国、生物医药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阿兹夫定新冠口服药等研究成果,凝练谋划一批高水平国家科学技术奖,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此外,河南还将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推动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综合改革,重塑内部治理体制机制,激发师生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
重点筹建电子、航空、工程等高水平本科学校
高等学校寄托着亿万家庭对上好大学的期盼。未来,河南会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吗?
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方面,毛杰介绍,面向2035年,在高校层次、科类、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着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做优做强理工科学校、弥补本科学校科类短板、完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重点推进电子、航空、工程、医药、体育艺术等类型高水平本科学校筹建,最大限度增加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毛杰透露,今年河南力争新增4所左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00余个博士硕士学位点,扩充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载体。
据她介绍,2022年,我省创造条件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全省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达到3.33万人,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本科招生计划达到32.22万人,创历史最高水平,我省本科招生规模已经持续多年稳居全国各省首位,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专科招生突破50万人,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
毛杰介绍:“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和学位点建设方面,以持续督导评价,分层分批推进6所博士立项建设高校、27所硕士立项建设高校、155个博士立项建设学位点和144个硕士立项建设学位点加快建设。”
搭建高端平台,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实施河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河南教育正在加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毛杰介绍,“高等教育起高峰”,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探索实施“大部制”“学分制”“院办校”等改革,全面加强基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如何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毛杰说,河南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全省高校与企业签约共建研发中心1200余家,并遴选确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所高校为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而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聚焦服务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未来新兴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满足行业共性技术和转型发展需求,立项建设郑州大学集成电路等6所未来技术学院;启动省级特色行业学院建设,遴选立项建设46所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链接
河南高等教育科创“成绩单”
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常俊标教授研发的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正式获批上市,并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展现了河南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担当。
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郑州大学牵头建设了我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强超短激光平台(“中原之光”),我省建设的四批10个省实验室全部由高校牵头或参与组建。
目前,我省高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90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家、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9家、高校新型智库78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8家,省级以上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154家,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