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事件 今日热点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 真的能刺激消费吗?

2023-01-28 17:41:43

又有专家语出惊人!某平台一位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人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是促消费的最佳途径”。文章提到,促进消费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要促进消费,依靠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都不行,还是要靠中收入人群,怎么刺激呢?对50万以上的存款收高额利息税,大家就会把钱拿出来消费了,专家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网友对此为什么像炸锅一样呢?收了利息税,真的能刺激消费吗?

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 真的能刺激消费吗?

后疫情时代,所有人都知道,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为了促进GDP,各路专家大显身手,真可谓是奇招百出,前有专家建议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来买房子,后有专家建议,要对50万以上的存款收取高额利息税,刺激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近日,在某平台被官方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一位叫做“原味农经”的专家,在网上公开建议:如何让有钱人更多的消费,而不是把钱存在银行,应该是政策首先考虑的方向,据此,专家还贴出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余额高达120万亿,人均存款8万元,存款在50万以上的占比为0.37%,大约有500万户。最后,专家开出了药方,建议:对存款余额在50万以上的家庭征收高额利息税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看到专家的建议之后,网友坐不住了,网上各种意见层出不穷。有的朋友说,我省吃俭用几十年就想能有点存款可以养养老,50万的养老钱以后要请保姆,还要看病吃药,我还嫌少呢,怎么一下子又要被征税了?还有人说,现在随便买套房子都是上百万的,很多普通家庭攒了50万还不够付个首付的,50万的收税门槛太低了,会误伤很多普通家庭,应该向富人收税。还有网友想得更远一些,认为如果对存款收税,富人的投资渠道多,可以把钱拿出来买房买车买股票,最后会不会把物价炒上天呢?

网友意见很大,那么,专家的建议有道理吗?依我看来,这个事还得分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专家对于刺激消费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判断并没有错。

疫情三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到了2023年,防疫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发展经济成了头等大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经济要发展,要靠三架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但从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促进消费是重中之重。

第一架马车投资,本质上是以政府和企业主导的行为,政府出面做投资,基本上就是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搭桥修路、水利建设、各种市政项目等等,在市场需求比较疲软的年份,政府投资就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2022年的各项数据来看,我们国家政府的开发投资力度并不小。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例,2022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达到了1.09万亿,比2021年增长了44%,这个数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基础建设投资最多的一年。2022年,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类投资已经铆足了劲,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大幅增长,难度就大了。

到了企业端,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企业要投资,大多数都会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进行,因此,观察社融数据就能判断企业投资的规模和积极性。根据2022年一季度的社融数据,虽然在政策的刺激下,企业短期贷款的规模出现了增长,从1.2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但长期贷款的增长却不如人意。

企业借短期资金,大多数都是为了资金周转,而想要扩大再生产,通常从投资到项目开始有回报,都至少要几年的时间,企业一般会选择长期贷款项目,但2022年一季度,长期贷款的规模却出现了下降,在整个社融总规模当中,占比甚至比2018年还要低。一年之计在于春,企业年底开完大会定了新一年的投资计划之后,基本在一季度就会开始实施,这段时间的社融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消费市场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企业对于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兴趣也不大,或者说,观望情绪很重。

说完了投资这架马车,再来说说出口,出口行不行,本质上也是一个供需的问题,自从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贸数据持续增长,国内大量的进出口企业,天天和国外的客户打交道,每一年外贸生意好不好做,最终还是取决于海外的需求给不给力。从这一点来说,2023年的出口压力也不小。

很多国家早就放开了疫情,但经济却没有快速恢复,像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经济本来就受损严重,为了把通胀数据降下来,不惜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一直在加息,一旦加息,老百姓就倾向于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企业也不愿意在银行利息高的时候借钱扩大再生产,消费需求自然就降了下来。全世界对于欧美等国家在2023年陷入深度经济衰退已经达成了共识,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资机构,也早早发布了相关的预测报告,欧美地区占到我国出口规模很大的比重,海外需求减弱,对我们来说,出口的订单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23年,投资和出口这两架马车要想跑起来,各有各的难题要解决,压力自然就落到了消费端,特别是在疫情政策调整后,高层在各种重要会议三令五申,强调要把刺激消费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背景下。

从当前的居民消费和存款数据来看,国内居民消费确实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中国人吃苦耐劳,赚到钱就想存起来,全世界范围内,比中国人还喜欢储蓄的国家,恐怕找不出第二个。2019年,当时新冠还没有出现,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就只有39%,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就连生活水平比我们差的印度和越南,居民消费率也比我们高出不少,印度达到了60%,越南的居民消费率甚至高达68%。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太低也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和不愿意消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对于储蓄的热情。根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2年全国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比2021年多了6.59万亿。从存款的结构来看,26万亿的新增规模当中,有将近18万亿是住户存款,也就意味着,在2022年,老百姓新增储蓄有较大的增长,反映出来的是,居民储蓄意愿高,消费意愿较低。

因此,专家把消费作为2023年促进经济的发力点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对症下药。

首先,对50万以上存款的家庭收税,并不一定能刺激这些家庭进行消费。

倘若你有一百万的存款存在银行里,有一天银行突然给你说,你的这些存款以后开始就没有利息了,还要给银行一笔看管费,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估计大部分的人会做两件事情:第一,把钱取出来放在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第二,用来进行投资。恐怕很少有人真正选择把钱取出来消费掉,毕竟能存上这么大一笔钱的,大多数人都考虑的是未来买房、子女教育、养老等用途,以防不时之需。这样也会产生两个后果:

把现金取出来自己保管,好不容易消失的小偷行业,估计又要兴盛起来了;如果把钱拿来投资,这两年投资利率趋势性向下,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很难有专业能力能够判断哪一种投资渠道适合自己,更是缺少投资管理的能力,好不容易整治清理干净的P2P是不是会死灰复燃,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其次,刺激消费还要考虑存款用户的结构问题,这也被专家给忽略了。

要在银行有超过50万存款的人,除了咬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人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这些人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他们存钱的目的非常明确,通常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婚姻或者自己的养老问题,这些存款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也可能是救命钱甚至下半辈子的寄托,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拿出来消费的,这些人不应该成为消费政策的发力对象,换句话说,任何刺激消费的政策,对他们来说,很难真正产生影响。

反过来说,哪些人在消费呢?重点还是年轻人,集中在15到40周岁之间,这些人正在人生的上升期,接受能力强,喜欢新潮的电子消费品,也有房屋置换的需求,有些人一年可能要出门旅游好几次,他们才是消费政策的重点人群。可问题是年轻人的存款并不多,很多人超前消费,甚至是月光族,还有的人,非但没有什么存款,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背上了沉重的房贷、车贷和消费贷,银行压根都没有50万的存款,专家的建议自然对他们来说,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说到这里,实际上逻辑已经很清楚了,刺激消费是经济发力的重中之重,但收高额存款税并不是对症下药的好建议,想要真正刺激居民消费,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上去,俗话说的好,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等到老百姓不用省吃俭用几十年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的时候,谁还会不愿意消费呢?可问题是,针对“如何提高老百姓收入”这个问题,就很少听到专家出招提建议了。

这几年,想给大家出点子的专家越来越多,前有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掏空6个钱包买房,后有专家批评年轻人越睡越晚,建议不要996,晚上十一点之前一定要睡觉,还有的专家建议说:如果赚不到钱,完全可以用家里闲置的私家车来跑出租,还可以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这些专家说的时候振振有词,老百姓听得却云里雾里,像是天方夜谭,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这个社会不缺专家,缺的是站在老百姓角度思考问题的专家,能够真正提出解决方案的好专家。大多数专家虽然也爱提建议,但无非是为了出名,想要博取眼球,发言之前完全没有调研和逻辑,站着说话不腰疼,尽是一些不接地气,不解决问题的建议,网友干脆说,以后凡是专家的话,随便听听就行了,可不能太认真,遇到个制造焦虑的专家还是好的,更多的专家,就只会添乱。

在这里,我也想给咱们的专家学者提个建议,首先,在公开发表言论之前,是不是最好花时间把问题都认真研究一遍,找找里面的逻辑和因果关系,梳理清楚,能够说服自己之后,再给大家提建议,不要上来就是一个没有前因后果的大道理,让人摸不着头脑。其次,建议专家多听听普通人的声音,多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专家一直提出这种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的建议,专家和平民百姓的距离也只会越来越远,久而久之,恐怕就再也没人愿意听专家说话了。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