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事件 今日热点

央行行长易纲再添新身份 易纲个人资料简介

2023-03-14 15:47:47

央行行长易纲再添新身份 易纲个人资料简介

3月13日,新华社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

名单显示,易纲已任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3月12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经投票表决,易纲连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央行官网公布的简历显示,易纲出生于1958年,今年65岁,他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78年,易纲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年被公派出国,此后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易纲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担任助教、副教授,并在1992年获得终身教职。

1994年,易纲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易纲进入央行一直工作至今。

2007年开始,易纲担任央行副行长,此后于2018年3月接棒周小川,就任央行行长。

也是在2018年,金融监管机构迎来改革。

根据当年机构改革方案,在中国运行长达15年的“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模式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行两会”,即央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

2018年3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易纲发表主旨演讲,那是他首次以央行行长的身份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

对于当时的金融方面主要工作,易纲用三句话进行了概括总结:

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金融业整体稳定。

2023年3月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易纲出席。

时隔5年,他此前概括的三句话依然是当前重点。

发布会上,易纲在开场白中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是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担任央行行长满五年之后,易纲在今年连任,他也将经历在央行行长任上的第二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

3月1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根据方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将形成“一行一局一会”的新结构,即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

据《金融时报》消息,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期间,中共、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分组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易纲就加强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谈了四点认识。

一是关于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有利于加强监管,提高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为化解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善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改革方案落实中要稳妥。

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要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在人民大会堂二楼进行宪法宣誓。

易纲走进大厅时,向等候在门口的记者打招呼。在记者请他为中国经济点赞时,易纲面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