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元凶”曾导致流行病大爆发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3-07-24 13:18:56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这将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目前,异常高温已影响到了全球各个城市。
事实上,根据环境史学家们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持续了数千年。那么,你知道人们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吗?历史上,该现象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天的人类又该如何应对呢?
发现“厄尔尼诺”
许多世纪前,在厄瓜多尔北部到秘鲁北部一带,大量原住民遗弃了他们原本生活的村庄,迁往别处。考古研究显示,这与当时显著的气候变化紧密相关,这些变化就来自厄尔尼诺现象。
数百年来,这一地区的渔民们发现,每隔数年,赤道太平洋东海岸海水就会出现持续增暖的现象,并伴随着沿海庞大的鱼群悄然失踪。由于这种现象出现在圣诞节前后,因此被称为“厄尔尼诺”,西班牙文的意思是“圣婴”。
厄尔尼诺最早被人类观察到,主要源于其对洋流和风的影响。15—16世纪,西班牙冒险者在航行过程中发现,在某些年中的某段时间内,南美洲在太平洋沿岸的风力会变得很弱,以至于帆船无法航行。
而有关于此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西班牙神父托马斯·勃朗格。1535年,他受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的委派到美洲视察殖民地时记录了这一过程。
在这之后,不少西班牙探险家和科学家都对厄尔尼诺现象做出过记载。
如1546年,杰罗尼玛·本佐尼曾描述他在厄瓜多尔沿岸及瓜亚基尔湾航行时,所看到的瓜亚河迅猛上涨,沿岸地区发生了水灾,遭受很大损失。而托马斯·迈德尔则观察到,若在西印度群岛是多雨和丰水的年份,在其他地区就是少雨和枯水年,反之亦然。
不过,当时西班牙人对海洋与气候的研究并不深入。直到1925年,科学家罗伯特·墨菲才提到“厄尔尼诺”是一种出现在圣诞节前后的暖洋流,而在更长的周期中,这种现象会变得更为明显。
墨菲还指出,由于暖洋流的影响,导致浮游生物消失、鱼类减少、海鸟死亡和雨水的异常等。此后,人们才正式把海洋条件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联系起来。
人类文明的“推手”
据环境科学家们推测,最早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第四纪以前的冰川期和间冰川期,不过那时该现象的气候特征并不明显。而厄尔尼诺影响人类社会的明确证据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
荷兰古气候学家Timme Donders及其同事认为,在约5000年前的澳大利亚热带地区,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主的气候形态开始对人类社会发挥影响。
证据显示,在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化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石器形式发生了改变,野狗开始被驯化,一些新的植物种子和果实开始被人利用。更重要的是,这一区域还发生了实质性的语言替代,一个新的语系被传播到澳大利亚7/8的地区⋯⋯而这些都可能与突发的气候变化相关。
在公元前4200年、前3700年和前3300年前后,厄尔尼诺的活动变得更强,而这些时期均与北半球主要文明的重大干旱时期十分吻合,尤其是公元前3世纪晚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根据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这两大文明都受到了干旱气候的巨大影响。
科学家还认为,在公元前2002年到公元前1991年,厄尔尼诺似乎也是导致阿卡德帝国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迅速衰落的因素之一。
另外,历史上许多流行疾病的暴发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由于水文条件的变化,昆虫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而这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的生存。最近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黑死病似乎极有可能与厄尔尼诺引起的干旱周期或极端降雨事件相关。
如何应对严酷挑战
如今,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1982年,厄尔尼诺现象第一次吸引全球新闻报道,“厄尔尼诺”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到了1997年,人类已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捕捉到东太平洋赤道海面温度升高的图像并以此观察到厄尔尼诺现象。
不过,由于各国地域的差异和气候影响的复杂性,在厄尔尼诺现象的观测和判定标准上,不同国家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人们也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即厄尔尼诺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而由其引发的全球气候异常可能带来高温、干旱、洪水、飓风和暴雨等极端灾害天气事件。
从目前所知的近400年对厄尔尼诺的记录来看,最长的厄尔尼诺可以持续4年,其之于全球气候变化、农业、水文的影响非常深远。
例如,1972年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干旱和粮食大量减产,并在我国造成北方大面积水资源短缺。而1998年的大洪水也是由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
那么,面对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针对厄尔尼诺的预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我国要加强对它的定量和概率预报,并且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加强开尔文波对厄尔尼诺的激发与影响机制研究,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预测水平。
而针对气候异常对农业、水文、能源等社会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则需要调动各方,形成长短结合的系统性的应对方案。
短期看,应对措施包括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发挥蓄洪调节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干旱灾害;高效用电鼓励节能以保证能源安全等。
长远看,一方面需要政府持续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另一方面则持续加速能源结构的转换,通过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