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事件 今日热点

遭轰下台的老师称对00后了解不够 停课期将深刻反思

2023-02-20 20:16:33

2月19日,一则题为“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的视频+图文网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根据网帖介绍,2月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在安徽省庐江中学进行的感恩主题演讲。过程中,在PPT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下,陈宏友先讲了一些内容,“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性相关,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引起了一位在座同学的反驳。该同学上台从陈宏友手中拿过话筒,并说道:“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而引发全场听众热烈反响,听众随后纷纷退场,讲座也由此不欢而散。

遭轰下台的老师称对00后了解不够 停课期将深刻反思

该事件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陈宏友本人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解释了发生的经过(但并没有具体研究发言信息)。他表示,当时他是因为投影电脑尚未调试好,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即兴发挥与台下的学生进行交流。但是,他所表达的观点被某个学生误解,导致了这起事件的发生。

这起事件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探讨。由于信息的缺失以及该事件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其中包括教育的价值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我无法作出更具个人意识的判断,只能笼统的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对于教育的价值观来说,不同人对于教育的看法和目的可能存在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强调功利性相关的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说,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避免强制灌输的情况。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来说,学生应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过于激烈的表达方式导致冲突。

另外,关于这个事件,网上流传着很多视频,但都是从这位学生上台抢话筒开始,至于陈姓教授到底说了什么网上也搜不到任何更多的信息,而网络平台流传的关于这位教授的说辞都是信息输出主体主观的“概括”,这就导致了社会民众只能看到学生慷慨激昂的“正能量”价值观输出,而不清楚那位教授表述的任何言论,也因此就无法作出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评判。无论如何,我的观点是,民众在没有了解到整个事实过程时,不应该被任何一方的言论或者网络上单方面的主观舆论干扰,从而作出并不理智的判断。客观的事实过程是我们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的依据,而不是任由他人的言论牵引着我们的思想走向迷惘的深渊,这是作为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人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

关于陈姓教授的言论,由于信息缺失,在这里就不作任何评判,还是那句话,我们可以对任何不认可的观点和言论进行批判,但我希望这种批判是在理性思维范畴内合乎逻辑地,并且是用具体的、合理的论据去进行驳斥,而不是将自己对不同观点的异见诉诸人生攻击以及过于“宏大”的情感言辞。接下来,我来谈谈这位学生的言论以及行为所引发的我的反思: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作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目的和意义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也包括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虽然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利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学习目的和意义必须全部归之为国家大义。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和意义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兴趣、价值观、职业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而这位学生在讲台上拿着话筒表示“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他的主语用的是“我们”,但是他作为个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在没有得到公众共同且自愿同意的情况下是无权代表所有他人的。当他使用了“我们”这个代词时,则暗示了其他在场的学生也应该将自己的学习目的归之为国家大义。他这种表现已经将“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的价值观唯一化了。但是,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统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所以将学习的意义唯一化并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和选择。因此我觉得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所用的语言过于偏激甚至趋于极端,并且他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这种不具体的价值观,并没有理性的对其他观点或者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思考。此外,这个学生可能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与他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背景,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由于缺乏这种理性认知,使得在他的意识里已经默认为其他同学也拥有和他一样的价值观。

同时,他使用“我们”,可能也是想表达一种团结、共同进步的意愿,但是这种做法却将个人的多元化意愿淡化了,让人感觉这是一种对个人意愿的压制和忽视。并且,学生的这种唯一化至高化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感也很容易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在遇到不同于这种至高价值观的其它价值观时就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尊重,而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他们反感并排斥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种行为将会损害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或国家的,但是这些目标并不应该被唯一化。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追求,这也是多元化的表现。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追求一种唯一的价值观,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而对于那位学生,他所表达的观点过于偏激,因为他假定了所有人都应该以“中华之崛起”为己任,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不具体的目标,而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都显示出了他可能存在的极端化思维。他在听到陈姓教授的一些言论后,立刻用愤怒的情绪回应,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这表明他很可能缺乏理性思考,因为他的行为是情感主导的,而不是基于理性和思辨的。此外,他的思维的不理性也表现在他试图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其他人,或者主观认为其他人的价值观也和自己是一致的,这表明他缺乏对其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他的表现不仅有可能限制了其他同学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可能削弱了整个教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因此,我们需要教育学生保持理性思考、多元化思考,同时也要强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重要性,以建立一个包容、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

我们是否需要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以便他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而不是持续性或者强制性地灌输某种价值观。当然,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利益也是重要的,但是这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上下文中进行,并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甚至唯一目的。

如果一个学生被频繁过度地灌输了“读书为国家大义”的价值观,这可能会导致他或她对个人发展和价值的忽视,过度关注对国家或集体的奉献。这种价值观可能会导致上述弊端,即学生忽视自己的权利和需要,忽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把国家或集体对自己的认可看得过于重要。而一个人如果将国家大义、集体荣誉奉为至高价值观,那么他或很容易将自己的利益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混淆在一起,从而忽视他人的自然权利,这是一种危险的趋向。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利益看作是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相一致的,从而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置于次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人持有敌对态度,从而忽视他们的基本权利,甚至剥夺他们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情况下,社会就会出现分裂和对立,可能会导致种族、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冲突。此外,这样的价值观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在感受不到国家或集体的认同时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放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以及其它极端行为。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平衡,鼓励学生尊重自己的权利和需要,同时理解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鼓励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但不是放弃自我或者牺牲自己的利益。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教育还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包容性的人才。我们需要教育人们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建立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集体主义思维而导致的偏见和歧视,并建立一个真正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

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这样看:

其实客观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位学生所表达的“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的价值观,本身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虽然国家的崛起是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将学习的意义仅仅归结于国家大义的实现,容易让人产生功利心理,使得学习仅仅成为一种达成个人目的的手段,而非追求知识本身的目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会导致学生只注重自己的成绩和排名,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创新、探索等本质性的价值。

我的这个观点是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认为学习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比如国家的崛起、个人的成功、金钱等等。学习应该是一种追求知识本身的过程,一种发现世界、思考问题、探索未知的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因此,学习应该强调知识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为了实现某个功利目的而学习。

如果学生将学习的意义仅仅归结于国家大义的实现,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功利心理,将学习仅仅当作达成个人目的的手段,而非追求知识本身的目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会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形式化的陈旧知识,而忽视学习的本质是塑造自己的理性思维。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知道从既定的框架出发进行机械性的学习,难以在未知领域进行自主探索和开拓创新。并且,从客观上来讲,他的这种想法和他所嗤之以鼻的“学习为钱”没有区别,都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只是说我们主观上给它穿上了各自倾心的外衣而已。

因此,我认为学习应该强调知识本身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发现世界、思考问题、探索未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我们需要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是多元的,不仅包括包括对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也包括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以自身的兴趣和潜力为导向,积极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仅能够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为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将学习仅仅归结于国家大义的实现,容易让学生陷入功利主义思维的泥淖,忽视学习过程中的本质性价值,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